“園林”是蘇州的城市名片。系列報道《改革再出發 蘇州國企巡禮》,走近蘇州園林集團。
眼前近五米高的建筑,就是蘇州古建的經典樣式——鴛鴦廳,一道紗隔將屋子分為兩間,一方一圓、一繁一簡、一規整一隨意,從建筑結構到裝飾布置,空間差異多達幾十處,香山幫工匠的技藝盡顯其中。
“鴛鴦廳在古建筑方面屬于經典建筑,因為它在一棟房子里表現了兩個體系。一邊是圓的,一邊是扁作,扁作有簡單的雕花,如草花、梅花,圓的堂里邊不用雕花,所以稱為叫鴛鴦廳。”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徐吉凡介紹。
為賡續傳統技藝,香山幫“大師們”紛紛下場帶“新人”,建立了1個國家級工作室,2個省級工作室,8個實訓基地,涵蓋木作、瓦作、油漆、假山等多個方面,同時與高校開展合作教學,先后培養了300多名香山幫學員。
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小娟表示,始終把香山幫人才隊伍的建設擺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依托現在香山幫傳習方案,進一步發揮“把作”師傅的作用,以“項目+工匠”的合作形式,整合更多的社會工匠力量,落地項目建設,讓技藝資源和應用場景融合得更深,走得更實。
除了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蘇州豐富的園林、河湖也是歷史給予蘇州園林集團的寶貴財富。位于古城“西南角”的石湖景區,堤岸、水杉、荷花池相映成趣,展現了典型的江南山水風光,“石湖花市”“石湖邀月”等新業態的引入,更是為景區注入了新活力。
帶著園林營造的深厚技藝與景區運營的豐富經驗,集團還深入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目前已承擔中央綠谷景觀、悅容公園等超過30個項目的建設任務,在“未來之城”中展現蘇州“園林智慧”。
“我們把江南文化、蘇州園林精神,深刻地貫徹到設計中,用最美的園林語言,詮釋最精妙的中華文化意蘊。”蘇州園林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劉佳介紹。
近年來,蘇州園林集團還積極“走出去”,先后承建了40多座海外園林項目,成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們已經約有42項海外項目落地,今年還有一個愛爾蘭的維修項目,明年我們有一個美國洛杉磯流芳園的項目。自從我們第一個“明軒”出口以后,我們一直在陸陸續續地把蘇州園林原汁原味地輸出到海外園林中去。”朱小娟介紹。
作為專業從事園林發展的蘇州市屬國有企業,蘇州園林集團最早可以追溯到1957年成立的蘇州園林修建隊,60多年來一直在為賡續香山幫歷史文脈,打響蘇州園林品牌不懈奮斗,各類作品多次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等行業內大獎。近年來,集團還積極探索科技創新與數字化改革,用好AI大模型等數字技術賦能產業發展。
蘇州園林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世震表示,蘇州園林集團始終以賡續香山非遺技藝、傳播蘇州園林文化、營造美好生活環境為己任,構筑起“園林營造、景區運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三位一體的價值鏈創造優勢,始終站在全球視野謀篇布局,為實現更高水平的“走出去”,成為全球園林產業領跑者,不斷努力奮進。